您好,欢迎来到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集团新闻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新闻中心 >> 集团新闻 >>

科技创新驱动中通客车迈向产业新高端
来源: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发布人:admin 添加时间:2017-08-15    阅读次数:3436


2011年以来,中通客车年产销量突破1万台,产销量、销售收入、净利润节节增长,2016年,销售客车18282台,实现销售额108.3亿,净利润近7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9%30.6%50%以上。产销量及销售收入、利润率位居客车行业第二位,增长率位居行业第一位。其中新能源客车占产品总量比例达到70%。成绩的取得与中通客车坚持技术创新驱动战略紧密相关。

1、着力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

根据公司战略规划,中通客车确立了国内重点研发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客车、节能客车、校车,国外重点开发大中型高档豪华客车的产品战略,目前,公司新能源客车、清洁能源客车的技术水平已领先竞争对手,接近标杆企业宇通客车,处于行业领先地位。

近三年,中通客车紧紧围绕新能源、出口车、校车等业务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,共完成新能源客车155款、校车18款、海外出口客车16款,共计189款新产品的研发;完成大电流部件工作状态及温度监控、纯电动客车的轻量化设计、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提升等关键技术的突破,并取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36项。

2、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

公司重视创新及研发平台的建设,截止目前已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山东省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山东省新能源汽车动力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山东省新能源客车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与研发平台,积极开展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,取得卓越成效。基于上述研发创新平台,公司获得中国名牌、中国驰名商标、山东省省长质量奖、国家军委总装备部认证等荣誉和资质。

在上述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下,中通客车承担了系列国家重大研究专项课题并获得成功。国家有关部委批复了“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商用车技术开发项目”、“双源快充纯电动公交客车研发及产业化核心技术”、《基于产品定制化背景下的客车智能制造新模式》等项目,累计获得扶持资金近亿元。

3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

为形成主导中国市场高端车型的研发能力,形成插电式混合动力、纯电动等技术领域的电池、电机、电控集成开发能力,公司重点培养研发队伍,新建并拓展开发试验设施。为加快推进产业升级,公司在一些核心领域和前沿领域,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加强产、学、研相结合,作好与清华、哈工大、长安大学、吉林大学等院校的合作,围绕高新材料应用、侧翻安全性仿真和车身结构振动特性分析等方面,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取得突破,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竞争优势,不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。

在省国资委的主导下,中通客车与中科院所属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对接合作,进一步深化在客车轻量化、燃料电池系统、新能源客车驱动系统等方面研究合作,已取得实质性进展。未来,根据形势发展和企业需求,进一步联系加强与中科院等主要社会科研力量合作,构建持续产业竞争力,形成优良品牌效应,打造新能源以及整个客车领域持久技术优势。

4、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

公司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,以优厚待遇吸引人才,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保持在3%以上,中通客车技术中心、新能源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技术人员360人,其中泰山学者领军人才1人;正高级和博士专业技术带头人16人,高级职称52人;硕士以上学历71人,在读硕士37人,中级职称186人。形成了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相对合理、技术素质优良的人才团队。

5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流程与制度建设

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开发管理流程及制度,明确以技术中心为主体,发展完善的技术创新和评估体系,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管理办法、产品开发管理办法、产品开发管理流程、研发成果项目推广管理办法、产品优化项目管理办法、产品标准符合性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及流程,创造人性化环境,鼓励技术创新,规范开发行为,提高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质量。

今后,中通客车将紧紧围绕公司“夯实百亿平台”战略目标,进一步调整技术创新理念,发挥技术资源优势,以更高的标准、更好的质量、更强的能力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。

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,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激情。面对新常态、新环境、新挑战,中通客车将进一步解放思想,更新观念,调整设计思路,优化设计流程。进一步加强策划管理、计划管理与实施管理,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基础保障能力。不断提升技术人员执行能力、专业素质水平,为企业转方式、调结构,加快转型升级建设一支素质过硬、能力更强的技术人才队伍。

二是突出创新驱动,培育发展新动能。技术创新是推动转型升级,构建“一优多强”发展格局,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。2017年,中通客车将深入开展新能源客车研究,确保新能源技术行业领先优势,同时,做好常规车、校车、旅游车产品的完善和开发,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优化。做好核心技术的储备和探索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。借助互联网+思维,大力开展车联网、智能化等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,争取更大突破和进展。

三是紧跟政策节拍,找准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位。关注新能源政策调整变化,跟踪新能源补贴目录新标准发布,把握政策需求,紧跟国家政策方向,找准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位,及时调整新能源产品公告申报计划,切实做好产品目录公告申报工作。做好样车和检测准备工作,力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。

四是加快工艺革新,推动智能制造。以提升工艺保障能力为核心,持续推进实施1mm工程,推动实现“组件总成化、单件流水化、制作精细化、用料环保化、制造智能化、车身轻量化”。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,积极落实智能制造项目,切实提高生产效率,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融合发展。

五是加强专业技术研究,提升技术创新能力。持续推广轻量化研究成果,优化CAE分析流程,使产品的可靠性和轻量化贯穿于产品研发和优化提升全过程;把轻量化研究作为CAE重点工作持续推广,对公司主推车型进行轻量化研究,降低生产成本,创造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;全面实现基于多体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分析载荷提取,并完成多体动力学载荷提取模型;完善CAE分析模型数据库,提高分析效率。

相关信息

Copyright © 2016 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.山东省.济南市济洛路168号 技术支持:济南尚媒互动

备案号: 鲁ICP备19027189号-1